音乐中考知识点归纳
音乐中考知识点归纳自从教育部规定音乐将作为中考科目,并于2022年力争实现全覆盖以后,“音乐进入中考”就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现如今已经有很多地区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不同政策,把音乐纳入当地的中考科目之中。我们熟悉的考试方式,除了现场考试(包括但不限于演唱歌曲、艺术特长展示等),也有一些地区选择用试卷的方式对孩子们掌握的音乐知识进行考查,考试内容涉及从七到九年级课本上的知识。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课本上面涉及的音乐常识,做成问答题的形式并附上了答案,全部是重点知识的归纳,想拿高分赶紧Mark住这篇!
4. 附点音符:五线谱中用来表示某个音需要演奏时延长一半的原时长。例如,2/4拍中附点四分音符表示该音演奏时实际时长应为一拍加半拍半岛官网官方网站,4/4拍中附点二分音符表示演奏时实际时长应为两拍加一拍即三拍。
5. 节拍: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又称拍子。每小节中强拍和弱拍的循环称二拍子;强拍、弱拍、弱拍的循环称三拍子。表示每小节中基本单位拍的时值和数量的记号,称拍号。拍号的上方数字表示每小节的拍数,下方数字表示每拍的时值。不同拍号的强弱规律如下:
10. 《金蛇狂舞》是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其中第三部分旋律创作手法是螺蛳结顶。
12. 歌剧《图兰朵》作曲者是意大利的普契尼,在第一幕中宫中官员宣布波斯王子没猜中谜语要被处死时,姑娘们用《》旋律唱出了对王子的同情,《》是中国民歌,是普契尼在驻华领事馆的朋友送给他的八音盒中听到的,并运用到他的歌剧中。
4. 附点音符:五线谱中用来表示某个音需要演奏时延长一半的原时长。例如,2/4拍中附点四分音符表示该音演奏时实际时长应为一拍加半拍,4/4拍中附点二分音符表示演奏时实际时长应为两拍加一拍即三拍。
5. 节拍: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又称拍子。每小节中强拍和弱拍的循环称二拍子;强拍、弱拍、弱拍的循环称三拍子。表示每小节中基本单位拍的时值和数量的记号,称拍号。拍号的上方数字表示每小节的拍数,下方数字表示每拍的时值。不同拍号的强弱规律如下:
10. 《金蛇狂舞》是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其中第三部分旋律创作手法是螺蛳结顶。
12. 歌剧《图兰朵》作曲者是意大利的普契尼,在第一幕中宫中官员宣布波斯王子没猜中谜语要被处死时,姑娘们用《》旋律唱出了对王子的同情,《》是中国民歌,是普契尼在驻华领事馆的朋友送给他的八音盒中听到的,并运用到他的歌剧中。
4. 附点音符:五线谱中用来表示某个音需要演奏时延长一半的原时长。例如,2/4拍中附点四分音符表示该音演奏时实际时长应为一拍加半拍,4/4拍中附点二分音符表示演奏时实际时长应为两拍加一拍即三拍。
5. 节拍: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又称拍子。每小节中强拍和弱拍的循环称二拍子;强拍、弱拍、弱拍的循环称三拍子。表示每小节中基本单位拍的时值和数量的记号,称拍号。拍号的上方数字表示每小节的拍数,下方数字表示每拍的时值。不同拍号的强弱规律如下:
10. 《金蛇狂舞》是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其中第三部分旋律创作手法是螺蛳结顶。